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难发现,一般情商高的人在职场中更容易混得风生水起,也更能得到贵人相助,沟通起来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渴望能够拥有高情商,想要更好地跟外界去沟通交流,但具体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
9月10日,道一大学破局系列直播课第5期重磅来袭,本期特邀了
沟通分析中国区高级应用顾问、国际促动师协会(WFA)认证促动师谢维老师,分享人际沟通分析的理论知识、觉察自我状态以及高情商互动的技巧,让你无论是在职场或是生活中,都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Part 1 TA沟通分析理论
TA沟通分析理论,又称交互分析理论,由国际知名认知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创立。TA既是一种关于个人成长的方法,也是促成变化的系统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企业管理、社会工作、公安部门、医院、军队等领域。
Part 2 人人皆有的自我状态
每个人都有自我状态。遇到事情,我们会产生很多的想法、感受和情绪,脑海仿佛中住了很多个小人,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特性,而这其实就是一个人拥有的自我状态。
自我状态可分为三类:家长自我状态(P)、成人自我状态(A)、儿童自我状态(C)。
根据三种自我状态的不同功能,又可以分为:
- CP(严厉型父母):建立行为规范
- NP(呵护型父母):建立并维护人际关系
- A(成人型):思考分析问题
- AC(顺从型儿童):遵守制度和规则
- RC(叛逆型儿童):特立独行挑战现状
- FC(率真型儿童):提供创新灵活、活力和乐趣
自我状态是一种前后一致的感受和经验模式,直接作用于前后一致的行为模式。PAC三种状态六种类型分别有不同的表现,也有各自存在的价值。
每个人的沟通能力存在差异,这取决于各自所处的状态。
Part 3 互动模式解密
在日常工作中,跨部门同事之间经常会出现沟通方面的问题。
- 只讲自己想讲的话
- 把简单直接当成真诚
- 误以为自己很理性
- 试图一招打天下
两个人互动过程,其实就是双方PAC两套系统在交互作用。互动作用存在四种模式:平行互动、互补互动、交叉互动、隐秘互动。低效、甚至无效的沟通大多是因为双方在交流中呈现交叉状态。
交叉互动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双方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回应。当收到预期以外的回应时,沟通就会被打断,自然就变得低效。
针对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谢维老师给出了以下建议:
- 识别对方在互动中的状态
- 用恰当状态承接对方的状态
- 辨别是否安抚到对方的情绪
- 回到成人状态谈你真正的意图
互动是有规律的,让人不舒服的沟通模式是可以被打破的。
每个人的气场和习惯不同,因此要在互动中细细揣摩,学会识别和判断双方在互动中的状态。
沟通是一门艺术,合理、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利于化解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难题和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直播中谢老师还与学员进行了互动答疑。如果您对本次直播课程还有疑问,或想要回顾复习,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