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文章
2019低代码应用平台Gartner研报解读-前篇 中,我们提到Gartner使用了“
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对国外市场上主流的18个低代码产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从产品愿景完整性、执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将产品分为
领导者、挑战者、有远见者和小众玩家四个类型。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里,我们已经对Outsystems, Mendix, Microsoft, Salesforce进行了详细解读,接下来,我们将对低代码应用平台“领导者”中最后一个产品Appian进行解读,并延展介绍另外两个相对前面5个产品而言,在中国有比较好的服务的两个产品。
Appian
Appian起源于
BPM市场,专注于复杂的业务流程和其他有复杂的自动化,规则和分析的应用程序。它的技术优势在于与各种AI服务的预构建零代码集成,以及对企业IT商店的自动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 / CD)的DevOps支持。
▐ 优势
产品:Appian的LCAP优势来自其在模型驱动的智能业务流程管理套件(iBPMS)市场中的背景。Gartner认为客户选择Appian主要是因为其对业务流程自动化和现代化应用的支持。Appian处理复杂的业务规则,决策和工作流的能力也是一个关键优势。
创新:Appian继续提供创新的低代码技术,并在多场景交互能力中,支持聊天机器人和渐进式增强Web应用程序(PWA)。
市场响应能力:Appian通过其部署规模(通常跨整个组织和多个项目)展示了企业价值。Appian还在安全认证和审计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其针对政府高安全性要求拥有最全面的认证。
整体生存能力:在一个有许多小型私有供应商的拥挤的市场中,Appian是一家专注于低代码技术的稳定、公开的上市公司。尽管不及最大的企业软件供应商那么大,但Appian有许多企业客户和政府机构运行在其平台,这确保了它在该市场中的长期生存能力。
▐ 不足
营销:Appian客户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公司的销售模式。Appian的调查客户对合同评估和谈判、合同灵活性的满意度均低于平均水平。Appian最近更改了其许可模式以解决此问题,但是更改的效果尚不清楚。总体而言,调查客户表示对其销售流程的满意度低于平均水平。
销售策略:Appian专注于较大的交易,其定价策略意味着其客户增长率低于其他领导者。Appian的调查客户称其价格低于平均水平。
产品策略:与该魔力象限中的一些供应商相比,Appian的低代码开发产品在其专有表达和脚本语言的易用性方面更适合专业开发人员。此外,调查客户在Appian的平民开发人员支持方面的总体得分低于该魔力象限中供应商的平均得分。
客户体验:Appian的调查客户都将其推荐给其他人,但也并非毫无保留。他们给出的应用上线时间得分低于平均水平,这可能是客户一般选择Appian来开发复杂应用程序导致,其社区质量也低于同象限其他供应商。
另外,还有一些供应商在业内也有一定影响力,以上五个领导者产品在中国区的支持都非常不好,笔者在体验产品的时候由于各种问题几乎无法连续使用。而K2和Zoho Creator在中国是有较好的服务支持的。
K2
小众玩家K2,复杂度和规模中等,以流程为中心的长期BPM提供者。它为包含多个开发人员角色的流程驱动式的应用提供完整的应用生命周期支持和集成框架。提供私有云和本地部署版本。
▐ 优势
产品:K2是公认的、由模型驱动业务流程自动化、并具有BPM背景供应商。其产品支持流程编排、业务规则和集成,并具有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管理的功能,例如自测自动化框架。
市场理解:K2具有良好的应用引导,某些平民开发者的使用场景比较适合。它提供了四个简单的步骤来定义应用程序,从而可以在常规开发过程中进一步自定义已部署的应用或模板。
销售:K2在定价和成本方面得分均在平均以上。他们在合同和价格谈判方面的得分也高出平均水平。
市场响应能力:K2很好地将其目标客户定位于应用开发。调查客户对K2的功能和集成能力及其开发人员经验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平均水平。
▐ 不足
营销策略:K2需要在LCAP营销和销售执行方面进行更多投资。目前,由于市场对其产品的了解程度低,它有可能输给竞争对手。
销售策略:K2拒绝提供LCAP的一些销售数据,但是Gartner客户咨询服务的证据表明,K2仍然主要销售给对以流程为中心的应用程序感兴趣的客户,而不是以数据为中心或以用户体验、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应用程序。
产品策略:尽管K2的SmartForms UI以HTML5呈现,但仍主要基于表单。此外,调查客户对K2在应用程序中提供高级架构的能力的总体评分低于其他供应商的评分。它的UI限制将影响一些应用程序场景。
客户体验:对K2的云功能的总体评分低于其他供应商所获得的评分。调查客户还表示希望在质量、可靠性、可用性和易部署方面,进一步改善终端用户的体验。高于平均值的K2调查客户会向潜在客户提供合格的推荐。
Zoho
Zoho是一位挑战者。它主要是一家专注于中小型企业的SaaS提供商,提供了一个叫Zoho Creator的LCAP,帮助平民开发者和专业开发者构建应用程序。应用开发人员还可以利用其CRM和其他应用程序来创建应用。Zoho的业务遍及全球,并提供内置的集成PaaS(iPaaS)来访问SaaS功能,例如分析和聊天机器人。
▐ 优势
整体生存能力:Zoho是能提供全球企业级SaaS加PaaS提供商,主要由中小型企业使用。通过解决方案团队提供的专业管理帮助和大量合作伙伴经销商,它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支持两种具有不同指标的定价模型。
创新:Zoho Creator具有的优势与Zoho作为SaaS供应商有关:预定义的数据架构、PWA、对话式应用程序、专用的云产品和汇报看板。Zoho预计将在2019年提供本地化Zoho Creator,尽管没有使用容器等现代化部署架构。
市场理解:支持平民开发,具有零代码仪表板等功能,可显示复合数据源的数据。Zoho也为Zia(AI驱动的自然语言应用程序)提供了低代码支持。
客户体验:Zoho的客户在功能和易于部署方面给出了高分。
▐ 劣势
商业模式:Zoho只有一个小的专业服务部门来协助应用程序交付,并且仍处于吸引大型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合作伙伴,来为客户提供更复杂解决方案的早期阶段。但是,它确实有一个由较小的专业合作伙伴组成的庞大生态系统。
产品:客户普遍表示希望Zoho在质量、可靠性和可用性方面进行改进。他们在可选增值功能的可用性和使用方面给Zoho的得分低于平均水平,例如来自Zoho生态系统的预构组件和流程。
产品策略:Zoho Creator将Zoho的Deluge脚本语言用于应用程序业务逻辑,但不支持外部DevOps。此外,客户给零代码开发和终端用户体验方面的分数低于平均水平,并普遍表示希望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率。
运营:Zoho的客户在服务和支持方面的得分较低。包括技术支持的工作时间,但是高级订阅版本有7*24的支持。
本测评仅为笔者个人观点,与产品不存在利益相关。若有偏差,可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勘误。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们会继续对后续产品进行解读,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