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8月,
Gartner 对5年内的低代码应用平台发展做出了两大预测:
• 低代码应用开发将占所有应用程序开发活动的65%以上
• 3/4的大型企业将至少使用4个低代码开发工具以满足不同复杂度的应用开发

报告中,Gartner对应用平台、低代码应用平台、企业低代码应用平台给出了定义。
应用平台为应用程序逻辑提供运行环境。它们管理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组件的生命周期,对应用运行进行监控,并确保可用性,可靠性,可伸缩性,安全性。
低代码应用平台(LCAP:Low-code Applicaiton Platforms)是支持快速应用程序开发,使用陈述性、高级的编程抽象(如基于模型驱动和元数据编程语言)实现应用一站式部署、执行和管理。与传统的应用程序平台相比,它们支持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和数据服务的开发,并以牺牲跨平台的可移植性、应用开放性为代价来提高生产效率。
企业的LCAP主要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要求高性能、高可用,弹性伸缩、容灾、安全性、SLA等,同时需配套提供技术支持、与本地和云服务之间的API访问。
Gartner也将“ 零代码”应用平台视为LCAP市场的一部分。“零代码”是一种营销和定位的声明,表示该平台仅要求输入文本就能形成公式或简单表达式,而应用程序开发的其他方面则通过可视化建模或配置来实现。LCAP市场包括此类无代码平台。
Gartner使用了“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对国外市场上主流的18个低代码产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从产品愿景完整性、执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将产品分为领导者、挑战者、有远见者和小众玩家四个类型。
• 水平轴为“愿景完整性”(Completeness of Vision),用来反映产品拥有多少特性以及创新的改进能迫使其它厂商做出反应并迎头赶上,也可称之为前瞻性。
• 纵轴代表“执行能力”,通常由营业收入、分销商的数量和质量、员工数量以及他们在研发、销售、服务及其它业务上的投入来决定。
< 魔力象限 >
Gartner评估LCAP的标准
▐ 执行能力
开发人员经验:该平台如何支持使用无代码或低代码开发方式创建应用?
终端用户体验:该平台如何支持丰富的移动和Web界面、顺畅的用户体验以及其他用户界面?
前端数据、业务逻辑和流程:平台如何使用本地数据、数据校验业务逻辑以及页面导航等流程来支持用户体验?
后端数据、业务逻辑和流程:平台如何支持数据共享、自动关联业务逻辑和流程?
集成能力:平台如何通过API和数据共享来实现与本地或云服务的数据、能力集成?
应用开发生命周期支持:产品如何支持混合式低代码应用和专业应用(网格应用与服务体系结构)程序,以及怎样与不同的软件开发模式和工具共同协作?
先进的架构支持:该平台所用架构是否先进,如何支持本地私有或公共云服务上的灵活开发和交付?
云和部署功能:平台如何支持治理、访问和实现数据安全,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 愿景完整性
Gartner分析师对这一维度的评估在于:
• 他们有能力阐明有关LCAP当前和未来市场方向、创新点、客户需求和竞争力的逻辑并令人信服
• 他们对Gartner观点的理解程度
• 他们会如何利用市场力量为供应商及客户创造价值

在之后的文章里,我们会对Gartner在报告中提到的国外市场上主流的18个低代码产品,依照魔力象限分篇章进行解读,敬请期待。